初中部课时教学设计
锡林浩特六中初一张艳风
课题:寓言四则
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日期:月日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吕氏春秋》《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2、通过阅读寓言,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
的想象,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3、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能从寓言中获得对生活有益的启迪,培养健全人格。
二、教学重点:
分析故事情节,概括寓意。
三、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四、突破方法:
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
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
哲理。同事通过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增加,看表达效果的
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学情分析:
本课是七年级上册的最后一课,开好头结好尾非常重要,能否给学生留下一
个深刻的印象,也是值得教师思考的。本单元生动有趣,学生比较爱学,可是真
正会学却是另外一回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体的特征、通过学习学会运用想象
创造人物形象、在学习中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社会是我们教学中的
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初一学生好奇心强,但容易浅尝辄止,不能深究,这一点
教师也应该能进一步引导。
六、教具和教法:
多媒体诵读法探究扩展法
七、教学过程及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朗读寓言,分析故事情节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方势力相争,其中
一方说“咱们来个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情境导
那么请问接下来发生的事会是什么呢?入,唤起
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猜想,因为我们学生的记
懂得它的寓意。
忆,激发
阅读兴趣
1简介《伊索寓言》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
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后来被德尔
斐人杀害。他死后德尔斐流行瘟疫,德尔
斐人出钱赔偿他的生命。传说雅德蒙给他
自由以后,他经常出入吕底亚国王克洛伊
索斯的宫廷。13世纪发现的一部《伊索传》
二次备课
f的抄本中,他被描绘得丑陋不堪,从这部
传记产生了很多有关他的流行故事。公元扩展文学
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为希腊常识、通
人所熟知,希腊寓言开始都归在他的名下。过朗读对
多寓言故事流传于世
文章进行
人物介绍
初步感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神话说知,进而
他居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