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3车轮踏面擦伤、剥离的原因
(1)车轮踏面的构造。车轮踏面分为锥型踏面和磨耗型踏面,锥型踏面是由轮内侧面向外48mm至100mm之间以1:20的锥度区段和由100mm到35mm之间以1:10的锥度区段两部分组成,而磨耗型踏面是由半径100mm、500mm、220mm的三段弧型线圆滑连接成的一条曲线和锥度为1:8的一段直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现在的运用车辆几乎全采用了这种磨耗型踏面的车轮。
(2)车轮本身方面的原因。一是制动力过大:主要是制动结构不合理,制动阀、风管以及相关的制动缸缓解阀等临时故障或空车重位等。二是抱闸:主要是制动故障,闸瓦间隙自动调整器以及制动缸故障或各杠杆间的别劲等方面造成的。三是车轮本身材质不良:有夹渣、运行太久,疲劳剥落,以及由于制动过程中产生过高温度随后又冷却,这样经过反复热胀冷缩碾压剥落等造成的剥离。
(3)调车方面的原因。一是调车作业:频繁使用铁鞋制动,这是踏面擦伤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我们作业场实际调查,调车作业时,溜放时速在25公里小时以内,使用一侧铁鞋制动,一般单辆重车使用铁鞋端的踏面将擦伤最小达01mm相对端将达015mm,空车下铁鞋端的踏面将擦伤00501mm相对面将达到01mm至015mm。
二是使用手制动后忘松或不能完全放松,而编入列车,一旦送车和作业不能发现,运行中虽没有直接造成止轮性质的抱死闸,但因长时间的闸瓦与车轮摩擦,也会使踏面温度不断升高,而使踏面表面发生塑变而脱落,也给以后剥离造成隐患。
(4)线路方面的原因。一是线路表面不平,以及钢轨接头或焊接端头不平等都可造成车轮踏面擦伤或剥离。二是钢轨间距不能保持一致,以及钢轨上表面宽度的变化等都可使车轮踏面与钢轨的正常接触弧面被破坏,而致使踏面表层损坏。三是钢轨弯道的内外轨高度差所造成的侧挤压也影响车轮踏面表面的正常滚动从而造成一定的损伤。
(5)环境方面的影响。环境因素也是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我国铁路运输线涉及全国各地,车辆运用的环境变化无常,而且温差极大,一车辆在同一天就可能经历不同季节的环境考验。
4几点建议
当前从根本上解决踏面擦伤、剥离的问题还不够现实,但可以从减少车辆踏面擦伤、剥离发生的机会和产生后对车辆方面的影响入手:一是尽快淘汰带有辐板孔的车轮,因为辐板的裂纹几乎都是从辐板孔开始二是加强TPDS预报监测和列检现场作业检查,提早发现问题而控制其再度发展三是检修和列检要加强对制动配件检查和维护,确保运用标准符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