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从一堂主题班会课谈“走心”教育
作者:陈上婵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6年第19期
“核心素养”要解决的问题是:21世纪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哪些最核心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来社会,才能在满足个人自我实现需要的同时推动社会发展。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工作最有效的途径和形式之一,在教育学生和管理班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走心式主题班会”是全国中小学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执行主席李季教授在《走心德育原理与心路式班会设计》中提出的,是主题班会的创新模式。在“走心式主题班会”的精神指引下,我彻底抛弃了主题班会旧模式,来了个华丽的转身。以我近来设计并实践的一堂主题班会课为例,紧扣“走心”教育进行分析。一、阅读质疑,扣题“入心”德育教育从心开始,对父母尽孝,报答父母养育之恩。我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创设情境导入主题。怎样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三言两语恐怕难以说得入心,但是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看了那一幅幅真实的图片,从图片中清楚地看到了生活的缩影:城市的孩子嫌早餐难吃,埋怨老师上课没劲,追求名牌等,而贫困山区的农民住泥房,孩子们在用石头垒起的石桌石凳边读书、写字,山里人每天必须走过摇晃的铁索桥……教师相机质疑:对比之下,我们的学习环境怎样?这些我们难以说得明白的东西自然而然就由眼入心,偶尔会触动学生稚嫩的心灵。目前德育所提倡的“走心之道”的首要条件就是“入心”,“阅读质疑,扣题‘入心’”便是品德形成心路历程的开端。二、模仿、采访,“体验”感恩所谓体验就是“以身体之,以血验之”,那是一种非常深刻的浸润。这堂主题班会课中,我设计了一个“心理体验游戏:模仿家长模仿对象:模仿自己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模仿内容:家长如何耐心、不厌其烦地劝说孩子专心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希望要有真实的情节。模仿形式:模仿家长的语言、口气、动作、神态、心情、情节,也可以一人扮演家长和自己两个角色。”我让学生回忆家长如何劝说自己学习,然后将回忆的情节写在纸上。接着选几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模仿表演。看谁模仿得最真切、最惟妙惟肖、最能表达父母望子成龙之心。设计意图是:从游戏的形式入手,让学生通过“模仿父母”的体验活动来体验父母的艰辛,从而从内心的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转变,到知恩图报,这就是“走心”教育所取得的一点成效。学生深入角色,做角色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语、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