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从而激发公立医院活力,促进公共服务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多样化和多层次供给,从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效率。随着我国新一轮医改的启动,医疗市场的开放性明显提高,大量社会力量参与到医疗卫生服务行业。近年来,各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措施,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意见》国办发〔2010〕58号等系列文件都对社会力量办医做了具体规定,并明确要求制定和完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卫生机构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消除阻碍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从公共政策的角度明确了社会办医的方向是优先举办非营利医疗机构,这是符合公共事业发展目标的。在一系列政策文件的支持和推动下,社会力量办医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中占绝对主导地位,社会办医仍存在“玻璃门”、“弹簧门”和“旋转门”等一系列问题,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平等竞争机制尚未建立,其作用也远未体现出来。本文接下来通过对比美国、德国和中国的非营利医疗机构,试图针对我国非营利医疗改革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中、美、德非营利医疗机构对比
一与政府的关系美国是一个典型的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以商业健康保险为主,社会医疗保险为辅的国家,美国私立非营利医院占到全美非营利医院的80以上。美国的非营利医院不隶属于州、市和地方各级政府。非营利医院的举办者是个人、社区或者社会团体,没有政府背景和附属关系。在德国,虽然非营利医院只占到全德医院的1/3,但是在医疗服务的提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的非营利医院也是独立于政府的自治组织,一般归宗教组织或慈善团体所有,仅仅从政府处获得一些基本建设所需要的资金。我国的非营利医院主要还是政府所有为主,由政府出资设立,并接受政府的
f管理。即使是民办非营利医院,也有政府背景。(二)资金来源美国的非营利医院的资金渠道主要来源于社区内市民和社会团体的自愿捐赠。非营利医院承担了给未参加任何医疗保险的人员提供医疗救助的公益职责。美国医院中志愿者提供服务也十分普遍,这些志愿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