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1课:经济体制改革。
二、学习目标
三、新课学习: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目标导学一
1.展示史料,并请三个学生朗读:
农民甲:“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还得通过材料分析
慢慢晃。”
引导学生思考
农民乙:“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咱们自己的。”
农民丙:“今年企业效益不错,年收入超过许多国有企业,我
发财了,带动乡亲们也开始富裕了。”
2.读材料,分析讨论:刚才几位同学朗读的材料反映了我国农
村经济的发展和变化过程。首先看一下农民甲的台词反映了当
时农村的什么状况?
提示:农民甲反映了改革开放前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训练学生思维
动,统一分配,人们缺乏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不高的弊端。能力
3.教师继续提问:农民乙的台词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
农村的改革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你觉得这一政策有什么作
用?
桑水
f提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有
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5.引导学生思考: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在解决农业、农村、农
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哪些调整或改革?
提示:师生共同归纳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革:
①1950~1952年,土地改革。②1953~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
动。③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④1978年后,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
6.史料展示:
对知识进行归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纳整理
年代1980年1981年1982年
粮食产量502亿公斤570亿公斤715亿公斤
材料二:1985年底,我国农村乡镇企业的工业品出售总额达1751
亿元,首次超过农副产品出售总额的1680亿元。1987年,全国
乡镇企业从业人数达到8805万人,产值达到4764亿元,占农
村社会总产值的504,第一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
7.教师提问:读材料,结合课本知识,说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实施后对农村发展的意义。
提示: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
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通过材料分析
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回答问题提高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学生理解能力
目标导学二
1.史料展示:
材料一:“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
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材料二:1956年夏天,上海天气很热,一家企业想买一批风扇,
就打报告到上级有关部门申请,结果经过11个部门的层层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