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型式样,它具有为整个群体共享的倾向,或是在一定时期中为群体的特定部分所共享。”新康德主义者、弗莱堡学派著名代表李凯尔特在《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里提出了价值论的文化定义,他认为“价值是文化对象所固有的……如果把价值和文化对象分开,那么文化对象也就会因此而变成纯粹的自然了”,“不仅应该从价值的观点,而且应当从对文化现象作出评价的那些具有心理的人的观点去考察文化现象”。虽然众说纷纭,但是还有几点是我们应加注意的。首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一般意义上讲,可以把文化分为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三种类型。物质文化是人们改造自然界以满足人类物质需要为主的那部分文化产物(如生产工具工艺艺术文化、生态文化);行为文化是人类处理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关系的文化产物(如礼仪制度、婚姻制度、家庭制度);精神文化是人类文化心态和精神活动的对象化、包括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等诸多形式(如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其次,在定义文化的时候应注意的是文化本身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包含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狭义文化”则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与“文化”一词意义相近者尚有“文明”一词。“文明”中之“文”实指文采、文藻、文华;“明”指开明、明智、昌明、光明。“文明”一词首见于《尚书舜典》之“睿智文明”。按孔颖达的说法,则为“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他在疏解《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时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和万物,故天下文章而光明也。”在中国古典载籍中也有将“文明”看作一种进步状态来与“野蛮”相对,如李渔《闲情偶寄》中就有“辟草昧而致文明”。用“文明”对译Civilizatio
,始于清末民初来华的新教传教士郭实腊所编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英文“Civilizatio
”源于“城市”,。表示城镇生活的秩序和原则,是与“野蛮”和“不开化”相对的概念。2、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故又称大文化;物质文化就是实体文化,是指人类用各种材料对自然加工造成的器物的、技术的、非人格化的、客观的东西,如城池、宫殿、祠庙、长城、桥梁、器皿、工具、服饰、饮食等等。
f狭义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又称小文化;精神文化又称虚体文化,是指人类对自然进行加工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