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制定符合单位的制度,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学习,包括学校和幼儿园。
3消防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做到“三会”,即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和
室内消火栓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这是
老师们重点要掌握
和实践的内容。
三、下面我们分别来讲一下这“三会”
1怎样报火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
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
报火警”。在拨打“119”电话报警时,应迅速准确、沉着冷静地讲清起火处的
详细地址(所在地区、街(道)名称、门牌号码或起火单位名称及所在地显著的
标志等)、起火部位,起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以及所用的电话号码。
在报警后,还应派出人员,在附近的主要路口接应和引导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
如果身边没有电话,要设法通知周围的人找电话报警。此外,报警后不要关机,
以便随时与消防部门保持联系。
f2怎样使用灭火器和室内消火栓?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先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提起提环(或提把),按下压柄就可喷射。使用前,先将筒体上下颠倒几次,使干粉松动,然后再开启喷射,则效果更佳。扑救地面油火时,要采取平射的姿势,左右摆动,由远及近,快速推进。扑救固体物质火灾时,应使喷嘴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左右扫射,并应尽量使干粉灭火剂均匀地喷洒在燃烧物表面,直至将火全部扑灭。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在灭火过程中,灭火器要始终保持直立状态,不得横卧或颠倒使用,否则不能喷粉;二是由于干粉灭火的冷却作用有限,要注意防止炽热物复燃。(3)会组织引导人员疏散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32条规定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第49条规定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身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处15日以下拘留。每个幼儿园都应该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10人以下的不用分组,教职员工超过10人的一般分为三组疏散引导组、灭火行动组和报警组,明确各小组的任务分工,定期组织演练,一般要求2个月1次。发生火灾时,大家千万要保持冷静,按照平时演练的程序进行,及时组织孩子们疏散。那么怎样组织疏散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1疏散引导组人员要迅速到位,选择最短的直通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