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字体设计的基本概论
一、字体设计的由来与发展:Typegraphic对文字按视觉设计规律加以整体的精心安排。人类生产与实践的产物,远古时期人类将抽象的几何符号与象形图符发展成文字,现代
字体设计理论是19世纪30年代在英国产生的“工艺美术运动”和二十世纪初具有国际性的“新美术运动”(装饰、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是其强调的设计基本原理)。书法:写字的艺术。印刷字体:造型上注重通用性与规格化。是字体设计的一个重要部分。字体设计的功能:信息传播与视觉审美。
如今字体设计概念的内涵具体表现为:1、强调以信息传播为主导功能的研究;2、将视觉要素的构成形式为主要的表现手段;3、具有鲜明个性的视觉识别形象。二、字体设计的历史发展与风格变迁(一)汉字简史
我国的字体设计产生于商代及周初铀器铭文中的图形文字,至今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商)(周)(秦)(汉)(魏晋)草书
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商朝的甲骨文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商代统治者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金文是铜器铭文,又称钟鼎文。由于铜器的制作大多有纪念价值,因此刻写者也较用心,比较起甲骨文,金文就像是装饰体。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不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汉代,隶书发展到成熟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行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表现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