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部门的全国性业务应用。在地方已连接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14个市(地、州、盟)和2317个县(市、区、旗),省级、地市级、区县级和乡镇级政务外网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43、812和332,接入政务部门约111万家,接入终端超过1536万台。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省级和副省级城市、地市级、区县级设有独立机房的部门平均比例分别为70%、32%、22%。省级、地市级、区县级政府网站分散建设的比例分别平均为78%、32%、30%。另据国办调研发现,
12
f电子政务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现象依然比较严重,38个部委建有80个专网,专网实现横向交互的比例不到01,网络资源的利用率不到5,自建、自用、自管的电子政务工程技术导向的建设模式没有得到根本遏制,重建设轻应用的状况亟待改善。
3、数字校园行业情况高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网络化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高校信息化提供的另一个重要机遇是,数字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利用,这一点也将会改变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面貌。特别是因特网出现以后,资源共享已经国际化。从教学的角度看,通过网络的资源共享,使我们有可能学习并享用最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真正实现国际化的“名校名师”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资源的共享,在较短的时间里,既可缩短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又可缩短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差距。从高校的科学研究,博士生与硕士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角度看,网上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可以较快地缩短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因此我国数字(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是高校信息化面临的重要课题。
数字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是学校提升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水平,实现现代化、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必经之路,信息化不仅影响到高校的主要教学与科研活动,带来传统教学、科研的巨大
13
f变化,同时也会给学校现行的运行体系与管理机制提出挑战,推动它们的变革。数字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传统学科的融合实现对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
整合和优化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实现教学、学习、生活过程的优化;提高各种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效率、效果和效益,并为领导决策提供支持。数字校园的建设是高校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信息化现状缺乏有效的信息资源共享。在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全局统一的系统规划,因原系统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使信息之间难以交换,更难以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信息的处理,如信息挖掘、决策支持等。由于信息缺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