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1月3日,倒幕派以天皇名义颁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宣告废除幕府制,设立以天皇为首的政府。广义的“明治维新”是指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全过程一般认为是1853年-1890年。史学界将1868年的明治维新作为日本近代史的起点。而般关于明治维新的教学与研究,指的都是广义的明治维新。2、明治维新的背景(1)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激化。①政治:江户时代的日本实行幕藩体制,设有幕府和藩国两级统治机构。将军掌实权,天皇成傀儡。采用严格的士、农、工、商等级身份制度,阶级矛盾激化。②经济:一方面领主土地所有制,农民承担沉重的租税负担,生活日益贫困,纷纷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抗斗争.另一方面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经菅手工业工场的富裕农民和商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但幕府限制工商业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新兴地主和商人对政治上无权的处境不满。③外交:闭关锁国政策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④文化:开国思想形成.洋学的传播,使人们认识到西方的先进和日本的落后,吸取了中国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⑤矛盾:社会各阶层尤其是下级武士不满幕府统治迫切希望改变现状。⑥外患:西方殖民主义入侵,黑船事件(1853年)引发了民族危机。日本被迫和美、英等国签订不平等条约,主权遭破坏。幕府统治的危机进一步加剧。⑦有志之士:面对民族危机,下级武士中的有志之士萌生了强烈的民族意识,提出改革幕政,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维护民族独立。腐朽的幕府对有志之士采取了高压政策,激化了原有的内部矛盾。坚定了武装倒幕的决心。3、明治维新为什么能成功(1)时代和国际环境因素。明治维新时,世界处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尚未到来,西方列强侵略矛头主要指向中国,加上亚洲民族运动兴起,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牵制了西方列强的势力,为日本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2)国内因素。①政治体制:封建领主潜伏着很大的离心力,维新派的尊王倒幕号召,客观上符合建立民族国家和统一国内市场的要求,以大阪为中心的国内统一市场逐步形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②思想文化传统:日本知识分子易于吸收外国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科学技术在日本传播快、普及早,并与自身民族文化融合,对维新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3改革的主观因素。①领袖人物:改革派骨干多为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具有斗争经验和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