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语言》说课稿
一、说教材
榆中县新营中学李久恒
《大自然的语言》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精选了五篇课文,都是事
理说明文。通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还可以学习正确的科学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介绍物候学知识的说明文,作者是我国
著名的气象和地理学家竺可桢。文章从一年四季的自然现象入手,从
中引出物候及物候学的概念,及观测物候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接着
从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及古今的差异等四个方面说明决定物候现
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介绍了大量的关于物候
学方面的科学知识,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很有条理性。
本文介绍丰富的物候现象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单元
说明文的教学是在前一单元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说明文的体裁,说
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已有一定了解。二、说目标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及学生实际,再加上这节课为第一
课时,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解决字词及文章作者。
2、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培养学生快速检索重要信息、概括主
要内容的能力。
3、理解物候和物候学,影响物候的因素,研究物候的原因。
至于本篇说明文的对象、顺序、方法及说明文语言我放在下一课
时进行解读。
1
f重点:理清文章结构,概括主要内容的能力。难点:学习本文条例清晰、结构明确的写作手法。三、说教法和学法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为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本文教学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我引导学生采用个体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2、参与式教学:我尽量让学生大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不仅让他们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更让他们自己参与加分,让他们有一种回答正确后的荣誉感。四、说教学过程1、情景再现,激趣导入通过提前观看《神奇的大自然》视频,让同学们及时评价,对大自然有一种亲和力,根据效果我让他们回忆学过的关于气候与景色的诗句、谚语及俗语来引入课文。2、检查预习这部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字词的预习情况,二是关于作者,我的要求是这样的,这些知识点对于这些学生们完全可以做得到,所以我只检查,不做重点强调,我相信他们完全可以办得到的。3、读课文,整体感知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