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高一历史教案
课题
第10课欧洲大陆上的政体改革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
知识与能力:
法国政体变化的概况,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德意志国家的统一,《德意志帝国宪法》
的内容;法国政体变化的原因;法国最终确立共和制度的原因;帝国宪法的专制色彩;
德意志帝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联系现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较分析法国1875年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了
解法德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异同,学会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体会人类历史演进的趋势和曲折;通过宪法的对比,让学生体会人类
文明进程的多样性;通过对比,让学生领会自由民主是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
教(学)具、资料
教学难点法国共和历程艰难的原因,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
响。
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现任的法国总统和德国总理吗?法国总统是萨科齐,德国总理是默克尔,法德两国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与中国的关系密切,两国元首曾多次到中国进行友好访问。那么两国的政体是怎样形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0课《欧洲大陆上的政体改革》,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就会清楚法国和德国的政体的渊源了。讲授新课: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117、18世纪大革命前法国的社会状况。革命前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其他所有法国人都属于第三等级。法国历史上有召开三个等级共同参加会议的传统,史称三级会议。会议规定第一、二等级的人数各为300人,第三等级人数600人,但最后投票时不是一人一票,而是一个等级只有一票,这样,统治阶级往往会以2:1的比例胜出,从而使三级会议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机构。本次三级会议在1789年5月召开,第三等级要求改变开会的方式和表决方式。但国王的目的是为了增加赋税,于是双方矛盾尖锐。当时法国波旁王朝是欧洲大陆上典型的君主专制国家,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法国国王颁发了“密札”的密令,使国王享有专制权力,这种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导致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原因。17、18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掌握了越来越雄厚的经济力量,但是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推翻旧制度。启蒙思想家批判专制和特权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