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重点,用了电文、表格、视频、动态地图、文字材
料、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直观感受三大战役,深入
理解历史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历史,思考历史,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并对中
共领导人卓越的指挥能力产生景仰,增强对党的热爱之情。
国民党在三大战役溃败后,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企图假
和平,作缓兵之计。
出示图片《内战中的和谈》
不久和谈失败。
出示材料:“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
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毛
泽东、朱德”
问题:此命令下达后人民解放军采取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三、渡江战役大进军
视频:《渡江战役》片段。
生填表:
战役名称时间
结果
意义
渡江战役1949年4月南京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图片《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中华民国38年4月23日日历》。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了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设计意图】用毛泽东、朱德大进军的命令和渡江战役视频使学生感受渡江战役
的宏大场面,体会中共维护国家统一和完整的决心。
教师朗诵:于右任《国殇》
f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设计意图】用于右任《国殇》引起学生对历史的思考,体会离家游子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激发学生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五、说板书设计板书力求简洁、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为战争胜利提供人力、物力保障
大转折
挺进大别山
揭开战略进攻序幕
大决战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歼灭国民党主力
大进军
渡江战役
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六、说得失1.成功之处条理清晰,形式多样。本节课线条清晰,知识板块分明,各个环节紧紧相扣,
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大转折、大决战、大进军”三个标题的设计很贴切,也很新颖,把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串在一块,形成一个整体构架。电文设计条理清晰,不落俗套,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小组合作学习并展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新课改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课堂上得到体现。
精选材料,注重教育。本课精选大量材料,教材挖掘有深度,跳出教材,依托教材,又不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