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升华认识: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设计意图】有助于培养学生整体的历史观。从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一直是国民党进攻,共产党防御,所以说“挺进大别山”不仅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也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也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出示《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敌我力量对比表》,中共中央认为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决定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130万人
1946年6月
373
万人195
万人
365280万人万人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国民党军队
1948年秋
敌我力量对比表1948年7月
军队总兵机动形势装备后方士气力兵力
人民解280优于主动大为巩固高昂
放军万敌军
改善
国民党365不足被动略占危机低落
军队万
优势四伏
【设计意图】用图表数据使学生对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变化一目了然。三、三大战役大决战
出示毛泽东给林彪的电文影印件,并出示以下文字材料:毛泽东致电林彪: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最为有利!看视频,思考:毛泽东为什么选择东北作为突破口?总结:1首战华北,会受华东、东北敌人夹攻,首战华东,会使东北、华北敌军收缩南撤,加强华中。2相对于敌人数量上占优势,且东北敌军孤立分散。3攻克东北,可使其成为解放全国的战略大后方
f(一)辽沈战役决战黑土地
出示毛泽东给林彪、罗荣桓的电文影印件,并出示以下材料(师读):
毛泽东致电林彪、罗荣桓:你们的中心注意力必须放在锦州作战方面,东北
解放军力求尽可能迅速的攻克锦州,只要拿下锦州,关闭东北大门,你们就有了
主动权,就是一个伟大的胜利!
学生看书,完成下表:
战役名称时间
指挥者参战部队首攻城市意义
辽沈战役19489林彪
东北人民锦州
解放东北全境
194811罗荣桓解放军
出示地图《辽沈战役示意图》,动态演示辽沈战役经过,显示战役特点“关门
打狗”,歼敌47万余人。
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为290万,我军增加到300万人。
从此,我军在人数上取得了优势。
(二)淮海战役逐鹿中原
出示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的电文影印件,并出示以下材料(生
齐读):
毛泽东致电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