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说教材(一)内容分析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属于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阶段,向学生再现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情况和历史画面。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解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进行了渡江战役,一举摧毁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南京,蒋家王朝覆灭。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使国民党最终退出中国政治历史舞台,迎来新中国的诞生。(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及南京解放等基本史实。过程与方法结合地图讲述三大战役战况,培养学生动手和应用相关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国共两党军队力量对比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史实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是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保证,“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认识和平解放北平的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爱护文物,保护人文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挺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突破方法:挺进大别山,用图示展示战争形势,用毛泽东的话进一步揭示战役的意义。三大战役,用毛泽东发给各大军领导人的电文把三大战役串联起来,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基础知识点,并进行展示,学生演示动态的战争形势图,指导学生把握全国战场形势的整体轮廓。用配乐诗朗诵《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加深学生对解放南京的理解。教学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突破方法:通过视频《暴风骤雨分马》片段、老师讲解、小组合作讨论使学生全面了解掌握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二、说学情初二学生知识面较广,个性普遍突出,对新鲜的、有趣的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大量的历史材料及设问,采用问题探索法和讨论法,
f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开拓创新等思维,使学生的智能和认识水平都得以发展。学生对于战争比较陌生和遥远,在教学中应注重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的距离,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三、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课教学采用了情境体验法、小组合作探究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