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订立合同的基本原则?3.和解和调节的区别?4.试述公开招标的“六公开原则”。5.为什么要进行投标决策?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案例分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背景】某重点工程项目计划于2004年12月28日开工,由于工程复杂,技术难度高,
一般施工队伍难以胜任,业主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于2004年9月8日向通过资格预审的A、B、C、D、E五家施工承包企业发出了投标邀请书。该五家企业均接受了邀请,并于规定时间9月20-22日购买了招标文件。招标文件中规定,10月18日下午4时是招标文件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11月10日发出中标通知书。在投标截止时间之前,A、B、D、E四家企业提交了投标文件,但C企业于10月18日下午5时才送达,原因是中途堵车;10月21日下午由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主持进行了公开开标。评标委员会成员共有7人组成,其中当地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1人,公证处1人,招标人1人,技术经济方面专家4人。评标时发现E企业投标文件虽无法定代表人签字和委托人授权书,但投标文件均已有项目经理签字并加盖了公章。评标委员会于10月28日提出了评标报告,B企业综合得分第一名。11月10日招标人向B企业发出了中标通知书,并于12月12日签订了书面合同。【问题】(1)企业自行决定采取邀请招标方式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3分)(2)C企业和E企业投标文件是否有效?说明理由。(3分)(3)请指出开标工作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3分)(4)请指出评标委员会成员组成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3分)(5)业主和中标单位于12月12日签订书面合同的做法是否妥当?说明理由。(3分)
五、案例分析(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背景】某施工单位通过对某工程的投标获得了该工程的承包权,并与建设单位签订了施工总价合同,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基础施工时,建设单位负责供应的混凝土预制桩供应不及时,使该工作延误4天。事件2:建设单位因资金困难,在应支付工程月进度款的时间内未支付,承包方停工10天。事件3:在主体施工期间,施工单位与某材料供应商签订了室内隔墙板供销合同,在合同内约定,如供方不能按照约定的时间供货,每天赔偿订购方合同价005的违约金。供货方因原材料问题未能按时供货,拖延8天。事件4:施工单位根据合同工期要求,冬季继续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为保证施工质量采取了多项技术措施,由此造成额外的费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