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进展研究
摘要论文对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质和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综述。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金属纳米粒子;性质和应用
前言
石墨烯材料优异的电学,力学(极好的柔性)性质已经使其在柔性透明导电材料领域崭露头角,成为新一代最有潜力的透明电极的候选材料。目前机械剥离法制备的石墨烯电子迁移率高达40,000cm2V1s1,远远高于TCO薄膜材料的迁移率(1040cm2V1s1),它的一个优点就是,在具有同样电导率的情况下石墨烯薄膜的载流子浓度较低,可以摆脱传统的TCO薄膜由于高载流子浓度所引起的问题,提高其在可见区尤其是红外区域的透过率。理想的石墨烯薄膜在可见区以及红外区域的透过率高达977。同时,石墨烯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P型导电以及低温稳定的电导率。另外,石墨烯在紫外区也有较高的透过率。以上的诸多优点使得石墨烯有望成为ITO的替代品,应用于柔性电子学领域。
由于氧化石墨烯具有较好的水溶性、高比表面积、表面含有大量的亲水氧化官能团等特点,使其在制备复合材料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氧化石墨烯和金属纳米粒子的复合,在光催化、电化学、生物检测、热敏材料、透明导电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而受到关注。本文将针对氧化石墨烯与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质与应用展开一系列的综述。
1氧化石墨烯与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11水相法
在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中,水相法是最常见的方法。工作组在利用GO的碱溶液制备其与Li粒子的复合材料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水相法不仅可以将钯纳米粒子复合至氧化石墨烯上,金、银、铂等,也可以在水相环境下修饰到其片层结构上1。
12有机相法
有机相法同样也是制备氧化石墨烯与金属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常用方法。在混合有机体系中,可以采用微波辐照的方法将银、铜的纳米粒子沉积到氧化石墨烯的片层结构上。
13自组装法
f由于纳米粒子粒径分布较宽,在其表面上分布不均匀,杂化的纳米片层容易团聚。此时,可以采用自组装法来克服这些困难。
由于氧化石墨烯表面存在着大量的含氧官能团,包括环氧基,羧基,羟基等多数含氧官能团都为许多化学反应提供了活性点,同时也为金属粒子的附着提供了很好的可能。通过自组装法使金属粒子自由附着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形成复合材料2。
2氧化石墨烯与金属复合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分析
21生物检测及抗菌性能的研究
由于氧化石墨烯具有比表面积大、广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