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的指向和集中。(二)注意的生理机制1.定向反射2.优势兴奋中心
3
f(一)集中注意时的表现123.呼吸变得轻微而此外,在紧张注意时,还会出现心跳加快,牙关紧闭,紧握拳头,肌肉紧张等症状。(二)注意力涣散时的主要表现1.情绪上的变化2.行为反应
三、注意的种类
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程度如何,可以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二)有意注意(三)有意后注意
第二节注意的规律
一、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很多,但可以把它概括为两大类:一是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二是个体的主观状态。
(一)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5.刺激作用的开始与终止6.刺激物的情绪色彩上述原因属于刺激物本身的性质,是外界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但有一些对象,因为符合人的心理倾向,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二)人的主观状态
1.人们的需要、兴趣和态度2.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
二、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除个体强烈的需要、浓厚的兴趣、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这些条件外,还有如下两个方面条件。
(一)教学方法方面1.课堂教学情境的组织和控制情况2
4
f(二)对学生的要求方面保持稳定的注意依赖于人的主体状态,如果一个人具有明确的目的、高度的责任感、坚强的意志、浓厚的兴趣和健康的体魄,就容易保持稳定的注意。123.引起期待4
三、注意的品质
(一)注意的范围(二)注意的稳定性(三)注意的分配(四)注意的转移
第三节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集中和稳定学生的注意力
教学中如何运用注意规律,集中和稳定学生的注意力呢(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1.要有安静的教学2345(二)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1234(三)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化的规律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虽然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注意,但在学习、工作和各种实践活动中,
二、青少年注意的特点及良好注意力的培养
(一)青少年注意的特点(二)青少年良好课堂注意力的培养
5
f第三章感知觉与教学
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感知觉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具体来讲使学生了解感觉、知觉的种类;了解感受性的变化与发展;掌握知觉的特性和在教学中运用感知规律的策略。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节感知觉概述
一、感知觉的概念
(一)什麽是感觉感觉是人脑对于直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