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的阳光照亮孩子的心灵区级优秀班主任王爱丽
教师,是既平凡又神圣的职业。开启蒙昧,传播文明,为学生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教师人生的主旋律;“一身粉笔灰,两袖清风,三寸不烂舌,四只眼睛”是教师的简笔画,没有显赫一时,也没有流芳百世。当时代选择了我们,我们也就选择了一种幸运,一种付出,一种无私,更是一种责任。一提起王爱丽老师,要从她来到我校说起。她刚来的那几天,每天都有穿着实验校服的学生来看她。每次走的时候都是眼泪汪汪。我很好奇,便向在实验中学工作的同学打听。这才知道,王老师是从新疆来的,由于实验的政策,她和爱人不能同在一个学校任教,所以她毅然选择了滨湖中学。据同学说,她走的那天场面可轰动了,老师送,家长送,孩子送……有些家长甚至到校长室提出:王老师到哪里他就要给孩子转学到哪里。我不由得对这位漂亮的女教师心生敬佩之情,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王老师到底为什么这样受他人的青睐呢?一次班会课,她正在给她的学生讲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后,她的人生才得以彻底的改变。她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的作家。我知道她是在激励她的学生要对自己有信心,不放弃,只要坚持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也知道,她曾经就是用这个故事支撑和激励着自己无怨无悔的追求;我更知道,海伦的成功关键在于她遇到了那个为她铺撒毕生爱的老
1
f师。如果不是爱,如何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王老师对学生的爱犹如灿烂的阳光照亮了学生的心灵。那次聊天的机会让我得知,她从新疆老家的学校一直到我们学校,辗转中吃了很多苦,也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的诱惑。尽管经历了许多,但她从来没有因此动摇过信念,放弃过自己的教师工作和理想。她的班上有一个学生,是外地转来的新生,父母在外地做工。他上学吃饭都无人照料,王老师了解这一情况后,把他接到自己家,与他同吃、同住,并利用空余时间辅导功课,教育他积极向上。在王老师的关心与鼓励下,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上升,最终考取重点高中。望着学生写来的信:“没有您的关心,就没有我的今天,您是最使我难忘的老师。”王老师哭了,那是幸福与激动的泪水。事隔多年,一位学生还记着自己的中学老师,这不印证了“谁爱孩子,孩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