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士担任“代理妈妈”等途径,为留守困境儿童中的重点关注对象落实帮扶责任人;二是通过学校行政干部蹲班、包片,落实了班级、村、组留守困境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责任领导;三是积极争取村、组干部以及具备相应条件的志愿者对邻近的留守困境儿童实施联户代理,收到明显成效。(3)加强了家校联动,促进家庭教育同步跟进。通过校园免费亲情热线、书信、网络平台、返乡家长会等,与家长互通电话、互发短信和互寄书信、互递礼物、寒暑假探亲,
f加强了与留守困境儿童外出务工父母的交流,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与外出父母之间的亲子交流进一步加强,感情进一步深化;通过家访、家长会、家校联系卡、集中讲座、赠送资料、网络互动等形式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家长及其代理监护人广泛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有效的监管措施,提高了他们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责任心、监护能力和教育管理水平。XXXX年1月,通过致家长或其他监护人的一封信等形式,介绍留守困境儿童在校学习、生活情况,提出假期教育管理建议,提醒家长等监护人引导孩子文明上网,控制使用电脑和手机时间,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提醒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加强假期安全教育,合理安排孩子学习与生活,注重培养健康情趣和良好习惯,推动形成家校育人合力。
3注重实效,开展切实可行的关爱行动。一是突出教育重点。针对留守困境儿童的共性问题与薄弱方面,着重加强了对留守困境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和“感恩教育”等,有效培养了留守困境儿童的自理、自护、自律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二是塑造健康个性。在对留守困境儿童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正面教育、榜样引领。广泛开展了“我留守我自强”主题班会和“留守之星”、“优秀留守学生”评选表扬活动使留守困境儿童较强的独立精神、自理能力、抗挫能力等个性品质得到张扬与发展。三是实施人文关怀。我校教师坚持对留守困境儿童察颜观色、嘘寒问暖、雪中送炭,及时发现留守困境儿童的身心变化、成长需求,适时为他们送上真切的关怀与适宜的帮助。坚持为留
f守困境儿童过集体生日,让他们体验成长的快乐。部分“代理妈妈”坚持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接被代理的留守困境儿童回家“团圆”,让缺少亲情的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课余时间,有效利用“留守儿童之家”、乡村学校少年宫,组织留守困境儿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艺术活动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