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题2分,共20分,平均得1622分。第1题考查了分解因式的知识。第2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ASS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有些同学错误的认为(AAS)也不能判断三角形全等。第3题三角形的玻璃被打碎成三块,只有第③块符合ASA,其他两块均不能判断。第4、6题是生活与数学相结合的题,只有生活知识或只有数学知识是无法作出正确选择的,判断时需有一个转化过程。第5题有些同学根本没有找到对称轴就下结论,因此出现错误。第7题消费各项所占百分比在其他学科也有应用,学生出错较少。第8题涉及简单的单项式运算及幂运算,出错较少,只有个别学生没有做对。第9题失分多,原因是不知道什么数的零次幂等于1,属概念不清。第10题在已知两三角形有两边相等时,若要判断其全等,只有两种可能,或(SAS)或(SSS),这道题不可能用(SSS),很多学生没有选择(SAS),失分的较多。第二大题填空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平均得185分。第11题出错原因大多是没考虑系数的符号。第12题出错原因是不能正确利用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或忽视负数的奇数次幂为负数。第13题出错大部分是基础差的学生,不清楚正比例关系中k值的求法。第14题为较常见的一次函数应用题,程度好的学生能正确写出关系式,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写出x的取值,程度较差的学生不能写出正确的关系式,也有关系式中带着单位(cm)kg的。第15题是一个先去括号再进行多项式的加减运算题,出错的主要原因是括号外带“”号的去括号后不能将各项都变号,或找不出同类项和不能正确合并同类项。第16题是一个典型的配方问题,此方法在初三时会常用到,近几年高考也是常用到的,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方法,此题出错者较多,主要是对完全平方公式的各项关系不完全清楚。
f第17题出错较少,出错者多是猜想出来的,缺少依据,因为根本找不到△PMN的边与CD上部分线段的等量关系。第18题是由学生添加条件再进行证明,添加条件可以是ADBC用SSS也可是∠CAB∠DBASAS大部分学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条件,也有部分学生选择不符合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如(SSA)。第19题有一定的综合性,需由条件将两个函数转化成方程组解出k、b的值,学生出错较多的原因是不知道函数图象上的点满足函数关系式,因此得不到关于k、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第20题属代数、几何的综合性题目,需根据一次函数先求出与坐标轴的交点,再由三点确定三角形,最后求三角形面积。用到的几何知识少而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