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分有多长》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介绍:
“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
设计思路说明: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感受1秒、1分的时间长短,认识分、秒之间的换算关系,学会分秒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学时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
1、从跑步比赛成绩,引入时间单位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会秒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观察秒针的运动,结合拍手等动作感受1秒的大小,积累数秒的活动经验。3、学生观察分针、秒针的运动,认识分、秒的换算关系。并在活动过程中感受1分时间的长短,为学生估测1分时间奠定基础。4、让学生数数比谁更准确数出60秒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1分的时间长短。5、在具有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单位改写的必要性,并尝试使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单位改写的方法。在巩固应用部分,通过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地练习,进一步巩固知识、深化理解、提升技能。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是体验时间的长度和学习分、秒之间的换算。为此,教材安排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认识秒针。第二个问题是观察秒针走动,借助数秒活动,直观感受1分的长短。第三个问题是记录1分内自己能做的事情,为辨别1分的长短积累活动经验。第四个问题则通过比数“60下”和60秒的结果,增强学生对1分长短感受的准确性。“试一试”中的第
1
f一个问题借助画图、推理等方式学习由小的时间单位转换成大的时间单位,第二个问题以同样方式学习由大的时间单位转换成小的时间单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知道1
分60秒。【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同时,教育学生从小要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