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我国经济金融体系还不完善,各种经济金融制度还不健全,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来说,我国的金融监管目标仍然应该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为首要目标。
(2)是对我国监管主体的启示。目前,我国金融监管采用分业监管的模式,即银行、证券、保险分别设置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加以监督管理。我国不应该随波逐流,而应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金融监管体制。
(3)是对我国监管对象的启示。由于非金融机构、金融衍生品市场和跨国银行及非银行跨国机构在现代金融领域中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忽视对这些监管对象的监管或者监管不当,也会像商业银行一样诱发金融风险,导致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4)是对监管方式的启示。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监管方式而言,
f我的金融监管方式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使用行政命令式的监管、合规性监管和标准化监管。行政命令式的监管不利于发挥市场的活力,也容易滋生腐败;合规性监管是一种事后监管,经常会遇到想要“亡羊补牢”却发现为时已晚;标准化方法最大的优点在于它侧重于对风险的事前防范,通过评估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及时和有针对性的提出监管措施,但该方法实际上是一种静态的风险监管,对当今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缺乏有效的风险预警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国金融监方式应逐渐向数字化模型化监管转变,为以后更高级的承诺式监管做好准备。
(5)同时尽量使银行监管国际化;银行监管市场化;银行监管社会化;银行监管不断创新。当然,实现这种转变不能匆忙上阵,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走循序渐进的道路,防止不切实际的跟进并因此造成重大损失。三、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监管机构协调性差、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备、监管目标不够明确、金融监管独立性不够、监管的有效性不强、分业监管模式存在弊端、金融机构自律监管不足;且,监管的内容不规范;指标不健全;方法与手段简单;抗外部干扰能力差等问题。故应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改进监管方式,完善金融监管主体自建设。
应该根据国家目前现状构建科学的金融监管系统,金融监管信息系统是持续性监管的基础,是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立高效的金融风险预警体系,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主要为整体或宏观风险的控制服务,它不仅能对一国的金融运行实施有效的监测,而且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国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四位一体”的金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