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失恋33天》营销策略分析
《失恋33天》把宣传时间拉得足够长,从2011年3月开始着手准备,到电影于2011年11月8日上映,足足有半年多时间,让话题有充分的发酵期,踏踏实实地把每一步想法执行到位,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就水到渠成了。
票房黑马《失恋33天》的成功无疑给电影营销界打了一针兴奋剂,用不到1500万投入带来35亿票房,其中数字媒体营销起到了一定作用。对于尚处在摸索阶段的电影营销来讲,这仅仅是开始,但已见到光明。
回顾2011年的电影市场,可以用“大片不给力,小片有惊喜”来形容。在这一年里,中国内地的电影市场全年总票房已然突破130亿元,比2010年的“百亿大关”再度大幅提升。然而国产影片在数量明显占优的情况下,获得的票房却难以达到总票房的一半,特别是国产大片,依次败倒在那些中小成本电影上。
就是在这个国产电影每逢好莱坞大片必成炮灰的环境里,总投资不到1500万的《失恋33天》在四部好莱坞大片围追堵截之下,一举斩获了令人乍舌的35亿票房,是当初预估票房数的十倍还多
影片获得如此成功,引来媒体、业内人士、影线评说。虽然各说各有理,但不可否认,由追信为其制作的手机客户端软件APP在影片宣传过程中的创新营销功不可没,同时还有以下几点:
1利用优势资源
《失恋33天》的剧本最初是网上的一个热门帖子,最后变成了小说,拥有150多万忠实粉丝,在之前宣传中的预告片中很好地埋下了话题种子,再加上很好的口碑效应,从而实现了良好的聚焦效应。
2以短片开路制造话题
《失恋33天》拍摄了一组名为《失恋物语》的短片,从不同的城市选取年轻人讲述自己的失恋经历,然后在微博等平台投放,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共鸣。除了片方拍摄的7大城市的短片,网友们更自发地拍摄了20多个不同城市、不同方言、不同版本的《失恋物语》。让“失恋”成为一个影响大批年轻网民的流行话题,进而带动大家对电影的关注。
“失恋博物馆”也是《失恋33天》整个营销计划中十分漂亮的一笔。电影的第一次落地活动“关机仪式”主打产品是《失恋物语》,而第二次落地活动则是启动“失恋博物馆”,其实就是针对本片在新浪视频建立的一个视频官网提出的概念,颇有噱头。除了
f本片大量的视频宣传素材,还把在微博上征集到的分手信物,失恋后的心情感受,疗伤歌曲等等放在上面,营造一种气氛。
前后连贯的主题,令“失恋”话题深入群众,“失恋物语”系列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超过2000万,百度指数从13万被拉高到17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