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新课标卷高考古诗文背诵64篇篇目情景式默写汇编(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5.《劝学》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6.《劝学》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7《劝学》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8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的作用时,用了五个比喻,最后推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9荀子在《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0荀子在《劝学》中如是说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金石”为喻,强调坚持不懈的重要性。11《劝学》指出,蚯蚓身体柔弱,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是用心专一的缘故。12荀子在《劝学》中用以揭示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君子最终却能超过一般人的原因的名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3荀子《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两句直接表明了君子广泛学习并经常反思的意义。14在《劝学》中,荀子首先谈到学习的意义,一番论证后,用“故”引出“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知明而行无过”。15荀子《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6成语“跬步千里”来源于《劝学》中“(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两句,用以说明学习应该有恒心,不要半途而废。
1
f(二)《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3作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