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晕轮效应对教师的启示
作者:张赣秋来源:《江西教育教学版》2014年第10期
晕轮效应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指一个人在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对他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有非常清晰鲜明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和品质的知觉。也就是说,这一突出的特征或品质起着一种类似晕轮的作用,使观察者看不到其他品质,而仅凭借一点信息就对人的整体面貌作出判断。教师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如果教师在从教过程中被晕轮效应所掩盖,也会犯同样的错误。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晕轮效应,尽量减少其负面影响。首先,要防止“以貌取人”。应避免晕轮效应对事物的遮掩性和弥散性。教师心目中成绩优秀的学生高分低能的情况非常多见。如果仅仅因为学生成绩优秀,就认为该学生的品德也是非常优秀的,即使就算他犯了迟到、早退、欺负同学等错误,那也觉得是可以原谅的。这种典型的一美遮百丑的现象,就是晕轮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当然,这种行为还会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或可能会纵容优秀学生犯下错误。教师要重视晕轮效应的正面启示作用,应重视自己的光环对教育的影响,在学生心中树立良好形象,使学生信赖自己,崇拜自己。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结果。其次,要淡化“第一印象”。教师要防止把自己的初始感觉强加于人,避免以己度人的“投射效应”。要引导他人理解自己的意向,潜移默化地感应他人。在教学中,晕轮效应影响最多的是年轻教师。他们往往对那些衣着整洁、长相可人、成绩较好的学生留下好的印象,而对那些穿着较为邋遢,甚至长相有明显缺陷的学生产生一种戒备心理。一旦班上有第一个受到批评的学生,又会不由自主地认为,这是一个后进生。因此,以后教师的目光首先就是在寻找这个学生,希望能发现他触犯班规校纪的蛛丝马迹。可当渐渐发现这个学生其实挺可爱的,他遵守纪律,作业完成很好,同学关系融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这时教师就会发现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多么的幼稚可笑。所以,教师必须以一种平静、公平的心态去善待每一名学生,尤其是对那些身体有明显缺陷的学生。第三,要防止“爱屋及乌”。一个走进晕轮效应迷宫的人,势必会产生偏见。正如歌德所说:“人们见到的,正是他们知道的。”有的教师老是盯住一些学生的缺点,或对他们的学习习惯、衣着打扮看不顺眼,于是就会把他们看得一无是处。而看到一些学生的字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