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只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普及性。小学教育的普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保证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适龄儿童和少年都能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二是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所有的入学儿童负责,教师要爱护、关心、教育每一个学生,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
f基础性。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国家实施义务教育,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而非专业教育,其内容应包括国家每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决定了其在完成这一教育任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强制性。为了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必须依靠国家法律的强制力量,这就是义务教育的强制性。义务教育的实施,使小学教育具有了强制性的特征。4什么说教育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5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6简述教师六个主要的职业角色。答:(1)传道者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7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如何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答:师生关系的基本特点: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建立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策略:(1)了解和研究学生;(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3)发扬教育民主;(4)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5)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8小学阶段课程的性质是什么?答:(1)普及性(2)基础性;(3)发展性;(4)可接受性。9我国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答:(1)加强综合性,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2)加强实践性,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学习。(3)加强弹性,体现课程的适应性。10教学包含哪些方面?答:教学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教学具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