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一、选择题
1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
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
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
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
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故D项正确;井田制在战国改
革变法中被废除,排除A项;春秋时期,随着诸侯国实力增强,传统分封体制受到冲击,天子权威日益削
弱,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直接体现对诸侯国君权力地位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
2如表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据如表可知,在此期间
都名
西汉末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359316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462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212284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数据可知,西汉末到东汉中期,长江以南的豫章、零陵等郡的人口成倍增长,而长江以北
的代郡、太原、汝南等郡的人口却不同程度下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长江以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有
关,故A正确;东汉时期豪强大族势力逐渐增强,故B错误;材料数据无法说明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f故C错误;个体农耕经济衰退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
3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含本逐末”。苏辙说:“凡
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
易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