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世界的物质性》
课第四课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
课型新授课
课时1课时

1、知识目标:识记物质的含义、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性。
教学目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从茫茫宇宙到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存在形态。人类社会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我运动的结果。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
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世界的物质性。教学难点是对物质概念的理解
运用情景案例教学法和讨论法理解物质的含义以及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教学方法
教师准备:1《导学案》第四课第1课时、《固学案》第四课第1课时。
2准备“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传说的课件。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课文把握关键词或理出知识框架。完成《导学案》P24《知识体系梳理》
部分
导学过程设计
程序设计情境导入
学习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预设)媒体运用
环节
先用课件展示“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的传说。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课件展示
老师导入: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真的是由盘古开天辟地而思考,并带着问题进入“盘古开天
引入来吗?人类真的是由女娲制造出来的吗?自然界究竟是新课的学习
辟地”和
新课怎么产生的?我们的人类社会又是怎样的?这节课我们
“女娲造
就一起来探究世界的本质。
人”的传说
第一层级
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
阅读课文,通过自学,
环节2.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填写P24《知识体系梳理》中填写《知识体系梳理》
一的内容。
中的空白处
3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阅读课文、填写内容的情况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f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老师提出《导学案》P24《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如根据P24《基础学习交通过黑板或
环节何理解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如何理解人类社流》中的问题阅读教投影仪逐一

会的物质性?要求学生同桌讨论,点同学回答问题并进行材,同桌互学,完成问呈现问题和
点拨、归纳
题,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答案
的习惯
针对《导学案》P25边栏中的《误区提示》,“1物质撇开同桌讨论误区提示中微课学习
环节了事物的具体形态,是抽象的、不可捉摸的。2自然界是的问题,针对不同意见

物质的,人为世界是意识的产物”,提醒学生要全面、辩进行思想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