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应用现状研究
作者:张昱来源:《财讯》2016年第34期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公允价值
引言
2007年1月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首次明确了投资性房地产的概念,将企业持有的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房地产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作为一项独立的资产科目进行会计核算。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应用伊始就存在着复杂争议,近年来发生的经济危机和财务舞弊更将它推向风口浪尖。鉴于此,本文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状况进行研究。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的对比分析
(1)成本模式
成本模式要求企业在对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包括买入,转换和处置时都应该按照该资产取得时实际支付的对价进行计量。
(2)公允价值模式
《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新定义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应用的前提是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即有活跃的市场、能从市场获得类似房产价格信息等,虽无需对资产计提折旧或摊销,但需要按期确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同时调整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公允价值模式的优点
首先,对企业投资者来说可以更真实的了解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价值。因为企业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原目的并不是为了直接脱手套现,而是实现资本增值。较低的购置成本加之土地、资源、经济发展等原因的限制,致使投资性房地产价格大幅攀升,如果继续用成本价计量,则忽略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其次,可以达到与国际进一步趋同的目的。在国际上普遍采取了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模式的大环境下,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准则,有助于我国会计实务应用的进一步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完善。最后,可以保持税负不增的情况下增加利润。投资性房地产在持有期间,所产生的公允价值增值不计人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只是在处置时,处置价格剔除成本后的差额计入出售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也就是说,企业的实际税负不升反降,有利于企业资金的节约。公允价值模式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
应用现状
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数量由2007年的18家,占286,逐年上升。截止至2014年初我国A股市场共有2518家上市公司,其中有1014家拥有投资性房地产科目。在这一千余家公司中,仅仅有51家采用公允模式,占503。
从行业分布情况来看,房地产企业有17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