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不存在异常;能够配合本次调研的全部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f13方法
所有患者在每晚入睡前给予米非司酮口服,10mg次,1次d,连服3个月。对本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个月末进行内分泌6项检查,即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睾酮(T),肝肾功能检查及血常规检查。所采用的仪器为SEROZYMEI磁酶免仪(由北京倍爱康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在治疗前后内分泌6项水平变化情况
治疗后第3个月末,本组患者的E2和P水平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本组患者的FSH、LH、PRL和T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在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
治疗前,本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为(13±01)cm,待治疗后第3个月末,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为(05±01)cm,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23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现象,血红蛋白相较于治疗前有所改善,贫血症状得以好转;且本组患者在服药前后,肝肾功能均为正常,治疗前后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在更年期妇女中出现的非排卵性出血,这是一种非全身性或局部生殖系统发生的器质性病变。该病的发生机理为由于体内仅受到雌激素的单一作用,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生,而一旦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将会使原先增生的子宫内膜脱落,引发出血3。出血时间一般较长且易反复,每次出血的间隔时间较短,最终会引起贫血、继发感染及免疫力下降等不良后果,这不仅造成女性生理上的极大困扰,同时还将对其心理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针对这一现状,国内外有关学者一直在探寻一种更加合理、有效及安全的治疗手段。
f米非司酮是一类抗糖皮质激素和抗孕激素的甾体药物,与孕酮受体具有较高的亲和力,进而在受体水平上对孕酮进行拮抗。米非司酮的药理作用机制一方面可以通过作用于下丘脑,而抑制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而减少LH和FSH的分泌,另一方面可以直接作用于垂体而使LH和FSH的分泌减少4。同时米非司酮还可以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卵巢,使排卵时间延迟,并诱导黄体发生溶解,使体内雌激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