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师检测。
1解释加点的词。(1)略无阙.处:“阙”通“缺”,空隙,缺口。(2)夏水襄.陵升到高处(3)不见曦.月太阳(4)沿溯.阻绝(逆流而上)(5)虽乘奔.御风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6)良.多趣味甚,很(7)属.引.凄异接连不断(8)林寒涧肃.:.肃杀、凄寒2、重点句子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隔断了。(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乘着飞奔的马或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三、品读融境(观景)(1)学习第二段:导入:疏通了文言字词,现在我们开始随郦道元走进三峡,走进三峡的四季。首先作
者将带我们去看夏季的景物?。①齐读
②提问:此时,你看到的是怎样的景象?(江水漫上了江陵,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隔)从这里可以看出水势非常大,水流急而猛。所以一般不能通航。
f什么时候都不能通航吗?(不是,皇帝的命令要急速su传达的时候)此时航速怎样?(非常快)哪里可以看出?(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嗯,白帝到江陵千二百里,早上出发,晚上就可以到,快不快?所以作者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里写船行之快,风驰电掣,一日千里,实际间接写的是什么?(水流之急)对,侧面写水,衬托了水流之急。我们写景时,除了正面突出特点,还可以侧面烘托。
这几句让我们想到了李白的那首诗?早发白帝城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点拨: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句相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连续不断的猿啼;文章的第一段则和诗中“万重山”相应。看来,夏季到过三峡的人,都能体会到水流的峻急和雄壮的气势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三峡夏天的水,可以用那个词?这里,我们看到了三峡怎样的美?(板书:雄壮美)对,峻急雄壮!③让我们自由朗读,读出雄壮的气势。
读时,语速应该是快,语调应该高昂,(学生示范读、齐读、点拨)④学生齐读(学生自由读、示范读、齐读、点拨)
读出雄壮的气势。读时,语速应该是快,语调应该高昂(2)学习第三段:
①接下来,你将看到哪个季节的三峡?(春冬之时)
我们将会看到怎样的美景?(小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