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统一、迅速的整体行动和应变策略。管理会计作为决策支持、规划与控制系统必须服从二十一世纪企业经营管
5
f理的需要树立动态管理观念根据企业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不断地进行分析、比较和选择在动态中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三、管理会计停滞原因
管理会计的停滞的根源是在于内外环境需求的脱节。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重点一直都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独立面对市场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的观点,产权不明晰的后果只能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关系的混乱,代理人完全可以不把心思放在管理上,而独自追求特别利益的最大化。这样,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定位就会一直居于次要地位。
另一方面,改革开放所造成的市场环境又迫切要求企业凭借经济效益立足于市场,尤其是要注重企业的长期生命力。很明显,后者依赖于企业的长期决策行为,而长期决策行为的正确与否在于信息的有效性,建立和改进管理会计系统正是发挥这一作用的最有效措施。提高企业效益是今天许多企业的共识,而发展管理会计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企业管理者一直利用私有信息,损害企业的长远利益,管理会计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了。所以说,必须突破企业内外环境之间的界限,统一两者的需求,企业才会有动力去关注管理会计的应用与推广。
四、管理会计内容的调整与拓展
一类是管理会计内容体系还不完善,缺乏规范性。管理会计内容不统一。管理会计学科体系该如何设计,应包括哪些内容。采用哪些方法,国内外都是人言各殊,莫衷一是。管理会计的内容不断扩展,呈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管理会计的内容缺乏一整套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国内外系统论述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尚不多见。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等学科的内容交叉重复达60%70%以上,界限模糊不清。另一类是设想重构管理会计内容体系框架。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管理会计的形成、发展;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及其他相关学科的区别、联系。管理会计的概念、要素、原则、职能、任务、假设、方法和基本内容等;管理会计的组织领导。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法;本量利分析;财务报表分析。决策与计划会计;预测分析;决策分析;编制全面预算。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预算控制。为每个责任单位编制责任预算并建立责任预算执行情况跟踪;责任会计,定期编制责任报告。通过差异计算和分析对责任单位进行评价、考核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