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5.试述土地资源核算的基本步骤。答:①进行土地极差收益测算
8
f②把土地收益还原成土地价格③对还原出来的地价进行修正④计算总的土地资源价格6.试述农用地分等评价的基本过程。答:7.试述因素法农用地分等评价的基本过程。(1)划分指标区、确定指标区分等因素及权重(2)编制“指定作物分等因素指标值农用地质量分值”记分规则表(3)划分分等单元并计算各分等单元指定作物的农用地自然质量分(4)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指数(5)计算土地利用系数和土地经济系数(6)计算农用地综合利用等指数和农用地等指数(7)农用地等别划分与结果8.试用德尔菲法Delpi
法确定各因素因子的权重。
9
f第六章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分析
1.简述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答:土地人口承载潜力,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根据其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力,及不同的投入(物质的、技术的)水平所能生产的食物,能够供养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包含以下3个层次的内涵:①生物生理特性的人口承载量;②基于现实条件的人口承载量;③土地资源的极限(理想)人口承载量决定因素:①土地资源数量②土地资源的质量状况③投入水平④生活水平⑤时间尺度2.简述土地人口承载潜力研究主要方法及农业生态区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答:主要方法ECCO模型、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多目标规划法和农业生态区法。农业生态区法:(1)基本原理:在确定作物种类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次的模拟方法:①模拟作物的光合过程②模拟水分条件对作物生长的影响③模拟土壤条件对作物生长影响(2)工作过程:①土地资源查清②土地资源物质生产潜力计算③土地资源人口承载潜力计算和分析3.阐述下列基本概念: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生产潜力、土地人口承载潜力、气候生产力、光温生产力、光温水土生产力、光温土生产力、光温水生产力、农业生态区法。答:4.土地人口承载力有哪几种计算方式?投入水平和营养水平是如何确定的?答:两种一种方式是按每年人均多少千克粮食计算。另一种方式是按每人每天需要多少卡的热和多少克的蛋白质。5.我国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答:(1)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质量退化严重(2)农业基础薄弱,生产方式落后,抗灾能力差,种粮效益低(3)水资源短缺矛盾突出,成为约束耕地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因素
10
f日益凸显(4)农业科技投入少,科技推广能力不足6.试述耕地综合生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