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全区交流
各位老师下午好!非常感谢区教研室给我们提供了这个互相交流和学习机会,也非常感谢区教研
室对我们学校教学工作的肯定。同时,我也非常感谢我的两位搭档何兰虹老师和陆志勇老师,正是大家辛勤的劳动和团结一心,让我们在去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我代表我们备课组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一.仔细研究考试大纲,了解高考新动向
大家都知道《考试大纲》对高三备考的参考价值,它是高考的导航灯和牵引线,给我们明确了考试的范畴和重心。因此我们在拿到《2009年考试大纲》及《广东版考试大纲说明》后,备课组进行集体研读,让每名成员对大纲内容至少有整体的把握,然后,将其与2008年的大纲进行比对,找出其中的差异与变化,同时也借鉴广州市、番禺区教研室等专家对考纲新变化的权威解读。实践证明,我们的工作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或许这也算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吧。
二.认真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把握复习备考方向
一年来,我们备课组都认真积极的参加广州市、番禺区的教研活动。能虚心聆听各位主讲老师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从中获益匪浅!让我们整个备课组在备考能力方面有一定提升。出席番禺区的教研会议,通过专心听取其他老师的授课或经验总结等,我们受益良多!同时,在校内的科组教研和集体备课中,我们也能积极的进行研讨,发表自己的见解。内容主要是进行试题研究,尤其是“二模”后,主要针对各地“新鲜出炉”的模拟题进行解读,希望能从中找出些对研判高考重难点方向有所帮助的“支撑点”,从中筛选、改编试题,给学生进行训练。通过以上工作,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备考工作。
三.认真做好三轮复习的合理规划
在高三的复习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三轮的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重视基础知识的整合,将高中阶段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地整理,有机的串联,构建成知识网络(在此,我们非常感谢石基三中的何老师给我们提供了知识网络图表!)。第二轮复习,我们针对高考“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特点,对重点的能得分的章节进行适当的小专题综合,建立知识的跨章节联系,同时也是对第一轮复习的巩固提高!限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专题的综合度较小、难度也不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轮复习,主要回归课本,巩固基础知识,查漏补缺,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知识和重要概念的理解。
f四.重点知识重点复习抓常规,抓落实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