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致静脉炎的护理进展
标签:甘露醇;静脉炎;护理;综述
20甘露醇是一种强有力的高渗性脱水、降颅压、利尿药,是神经内外科临床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因其渗透性高,加之使用中要求滴速快,易对血管造成损害且不易恢复,轻者可有局部酸、麻、肿、痛等刺激症状,重者可引起无菌性静脉炎,甚至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不断有新的方法来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现综述如下。
1甘露醇致静脉炎的作用机制
11通过激活炎性介质和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12甘露醇是高渗性液体,当输入血管时血浆渗透压增高,血管内皮细胞脱水,进而局部血小板聚集,并释放前列腺素E1、E2,静脉壁通透性增强,白细胞浸润并产生炎症改变,同时释放组胺,使血管收缩变硬。
13甘露醇需要快速输入,才能产生较好的脱水作用。快速输入时致使局部静脉内渗透压迅速急剧地增高而产生明显的损害作用。
2甘露醇致静脉炎原因分析
21药物因素
211药物渗透压有研究指出,渗透压是一个独立于输液总量和输液速度,导致静脉炎的重要因素1。如输入甘露醇等高渗溶液时,血管内皮细胞因血浆渗透压升高而脱水、萎缩、坏死,血管内膜受损,促使局部血小板凝集、血栓形成,同时释放前列腺素E1、E2和组织胺,使白细胞浸润静脉中膜层,血管壁发生炎症改变,进而使静脉血管收缩、变硬。
212药物酸碱度输入液体酸碱度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重要因素,血浆正常pH值为735~745,输入偏酸或偏碱的液体可干扰血管内膜的正常代谢和机能而发生静脉炎,甘露醇的pH值为45~65。
213输入甘露醇的温度静脉溶液的温度是预防静脉炎的基本条件,适宜温度是25~36℃,因为体表温度是36~372℃,血管内温度是378℃,输注常温甘露醇容易使患者发生静脉炎2。林华瑶等3研究表明甘露醇加温至25~37℃结晶减少,寒冷刺激减少,避免大量微粒短时间内进入静脉形成血栓,影响局部供血;温度升高亦可使血管扩张,防止大分子物质沉积于血管壁,减轻血管刺激症状和血管壁的损伤,对血管内膜损伤减小,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f214药物中的不溶性微粒静脉输液输入的不溶性微粒主要包括药物结晶和非药物微粒。不溶性微粒随血液循环的过程中,刺激血管内壁,使血管壁正常状态发生改变,血管内膜受损,引起血小板的聚集、黏附而诱发静脉炎4。甘露醇在常温下极易结晶,比其他刺激性药物更易致静脉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