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换为玻璃绝缘子。2、输电线路防雷改进措施效果探索研究21架设双避雷线或避雷针,减小保护角。
f避雷线是架空线路最基本的防雷措施之一。架设避雷线,能减少雷电直击导线的概率,同时通过改善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可以减少绕击导线的概率。2列举了良潘线1995年至2009年雷击跳闸情况。表表2:110kV良潘线19952009年雷击跳闸故障统计由表2可知,良潘线19952005年10年间,雷击跳闸总数为26次,年平均雷击故障率高达9次/100kma。经统计,雷击故障点多为架设单避雷线的194杆段,结合运行经验和故障统计分析可知,其主要原因是良潘线全线仅使用单根避雷线作为防雷保护,防雷保护角偏大,导致防雷效果较差。运行经验表明,避雷线的防雷效果在平原地区是很好的。但在山区,由于地形、地貌的影响,常出现绕击、侧击等避雷线屏蔽失效的现象;山区是多雷区,同时也是易绕击区,要减少绕击率,只有减少保护角,但在现有的铁塔上减少保护角的可行性不大,减少保护角必须从设计开始。对于新设计线路,可考虑在雷电易击段采用负保护角设计,必要时采用三避雷线。而对于运行线路,可考虑在横担端部的外侧向装设避雷针来加强防雷效果。现良潘线大修技改项目中,将全线架设双避雷线,以改善防雷效果。2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和改善雷电泄流通道杆塔接地电阻是影响塔顶电位的重要参数,对一般高度的杆塔,当杆塔型号、尺寸与绝缘子型号和数量确定后,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对提高架空送电线路耐雷水平、减少反击概率是非常有效的。221改造地网
f改造地网能有效降低村塔接地电阻。由于良潘线部分杆塔的接地电阻值超标,且地网锈蚀情况相对严重,因此,1998年,对全线杆塔的地网进行改造,重新用φ12圆钢作为接地体并严格按照规程规定施工,以确保线路杆塔接地电阻值满足线路运行要求。经地网改造后,从表2中对比19982009年数据来看雷击跳闸次数并没有下降,防雷效果并不明显,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于良潘线其反击雷机率较小,绕击雷机率较大,从而能有效指导我们的防雷工作方向。222改善雷电泄流通道雷电泄流通道因接触不良形成的电阻,会增加杆塔接地系统的电阻值,使良好的接地体难以发挥作用。在运行维护中发现从避雷线到接地体之间的中间环节会存在接触不良甚至断开的现象。在测量中,往往只关心接地体本身的电阻,而经常忽略接地体与杆塔的连接情况,造成雷电泄流通道不畅,难以很好地将雷电流引入大地,削弱防雷效果。由于改造地网后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