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东京出现了哪些“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12分)32.(2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33年6月16日,他(罗斯福)签署《全国工业复兴法》,其第一部分规定私人企业可制定包括公平竞争、调整工资和工时的公平竞争法则,以及成立全国工业复兴总署,由它统一保障企业主、劳工和消费者三方的利益均不受侵犯。同时,临时列入该法的第二部分则规定要拨款33亿美元去实施规模宏大的公共工程,诸如修建铁路、水坝和学校等,随后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公共工程署。金重远、冯玮、李海东《世界现当代史》材料二(斯大林模式)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建立了一个以国家为核心的、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体制。它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它用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改善的办法实行高积累多投资,发展粗放型经济。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计划经济是苏联经济运作的杠杆。1929年5月,全苏联第五次苏维埃大会审议并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投资为646卢布。该计划到1932年底,以4年3个月的时间提前完成,其间国民收入增长86,劳动生产率提高约38。当时西方世界正陷于经济大危机之中,而苏联却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令世人为之侧目。金重远、冯玮、李海东《世界现当代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调整生产的措施有哪些?(6分)其意义是什么?(6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斯大林模式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8分)(3)结合材料一、二、三,指出罗斯福新政与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相同点。(2分)
4
f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一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合计60分)15DBCDD610DBABD1115DADDC1620BBBBB2125CCBBA2630DADCA二、材料解析题(31题18分,32题22分,共40分)31(1)农耕经济的发展;政治中心的影响;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6分)(2)城市规模大,人口多;货币经济发展,出现纸币;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商业活动不受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市民文化的兴起。(12分)32.(1)措施:制定公平竞争法则;成立机构保障企业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