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素材与反思日志等)。4.每个小组集体研究过程中形成的记录文档(包括讨论记录、小组作品和交流文稿等)。四、培训内容指南主题1:培训的准备(3学时)(一)培训目标
49
f1.了解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方法、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应取得的成果;2.增强运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学员与学员、学员与培训讲师之间交流的意识,了解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交流的方式;3.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内涵、实施原则与途径。(二)培训任务1.互相认识,形成融洽的师生、生生关系,并形成学习小组;2.了解培训内容、方式和最终需要提交的成果形式;3.检查和准备每个人的软硬件设备;4.初步确定信息化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选题,为后续培训做好准备;5.建立个人文件夹。(三)培训成果1.一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选题计划表;2.新建的个人文件夹。(四)教学活动建议1.本主题对于保障整个培训课程的顺利实施具有导向性作用,要注意观察学员,引导他们从心理、方法和技术上做好各种准备。2.组织学员相互认识,让学员尝试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课内和课外的交流,体验各种交流方式的不同。3.要努力使学员理解培训的方式、成果要求、评价形式等,并达成共识。个别学员的困惑或不同见解可以在全班范围内适当组织讨论,重在参与和体验,不要简单地给出结论。4.要充分利用学员已有经验,重视学员独特体验,使学员形成自己的观点。5.在案例观摩的基础上,小组内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误区、实施策略等进
59
f行讨论,并记录相关内容。主题2:教学前期分析(5学时)(一)培训目标1.深入理解教学设计及其前期分析的作用;2.初步了解教学目标分类理论,进一步深入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掌握1~2种教学目标分析的方法,了解教学内容组织的策略;3.了解不同年龄学习者所具有的心理特征,理解学习者主要特征因素对教学的影响,掌握学习者主要特征因素分析的方法;4.了解常用的知识可视化工具,初步掌握1~2种知识可视化工具在教学前期分析中的应用。(二)培训任务1.通过案例观摩和讨论,对某一教学设计方案中的教学目标、学习者特征分析部分提出修改意见;2.在观摩案例的基础上,分析选定任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阐述教学目标,运用可视化工具表征教学目标和学习内容框架;3.在观摩案例的基础上,分析选定任务的教学对象特征。(三)培训成果选定任务的教学设计方案中的前期分析内容。(四)教学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