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内部控制机制的建设情况。包括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是否实现有效分离;权责是否对等是否建立健全议事决策机制、岗位责任制、内部监督等机制。
3、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情况包括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执行是否有效
4、内部控制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建立工作人员的培训、评价、轮岗等机制工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格和能力。
5、财务信息的编报情况包括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账务处理;是否按照国家统一的中小学校会计制度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第十一条学校进行经济活动业务层面的风险评估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1、预算管理情况包括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学校内部各部门间沟通协调是否充分预算编制与资产配置是否相结合、与具体工作是否相对应;是否按照批复的额度和开支范围执
f行预算,进度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无预算、超预算支出等问题;决算编报是否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2、收支管理情况包括收入是否实现归口管理,是否按照规定及时向财会部门提供收入的有关凭据,是否按照规定保管和使用印章和票据等;发生支出事项时是否按照规定审核各类凭据的真实性、合法性是否存在使用虚假票据套取资金的情形
3、政府采购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预算和计划组织政府采购业务;是否按照规定组织政府采购活动和执行验收程序;是否按照规定保存政府采购业务相关档案
4、资产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资产归口管理并明确使用责任;是否定期对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对账实不符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是否按照规定处置资产。
5、建设项目管理情况包括是否按照概算投资;是否严格履行审核审批程序;是否建立有效的招投标控制机制;是否存在截留、挤占、挪用、套取建设项目资金的情形是否按照规定保存建设项目相关档案并及时办理移交手续。
6、合同管理情况。包括是否实现合同归口管理是否明确应签订合同的经济活动范围和条件,对外出租资产是否符合规定,有无签订长期资产出租合同是否有效监控合同履行情况,是否建立合同纠纷协调机制。
第十二条中小学校内部控制的控制方法一般包括:
f1、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2、内部授权审批控制。明确各岗位办理业务和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关责任建立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会签制度相关人员应当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办理业务
3、归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