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元素汞。也可利用基因工程构建超级细菌,来加强细菌对重金属的吸收和转化能力。22微生物修复在土壤固体有机质污染中的应用
土壤中的固体有机质污染物主要有生活垃圾如食物残渣等厨余垃圾、塑料制品和枯枝、树叶等有机废物。
固体有机废弃物主要通过沼气池、堆肥等方式处理。厨余垃圾、人类和动物等可通沼气池发酵来产生可燃气体如甲烷,这些气体可做生活燃料,沼渣可作为鱼类食物和有机肥料。堆肥处理工业是将污染土壤和有机废物混合起来。依靠堆肥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作用来降解土壤中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如塑料、秸秆等,污染土壤经处理后,可返回原地或用于农业生产。如果使用特定的有机原料,如草杆、动物废料,在经过特殊堆肥处理,终产物可做为有商业价值的真菌的培养基。
3微生物修复的用于土壤修复的的优点和局限性
31优点微生物修复只是对自然过程的强化,不会破坏植被生长所需的土壤环境,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保持不变甚至优于原先的性质;其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酸等,不会形成二次污染;可以同时处理不同的污染物,提高治污效率;微生物修复可用于原地修复,也用于可将污染迁移后处理;在修复土壤的同时还可修复被污染的地下水。32局限性一些低渗透性的土壤中可能不宜使用微生物修复技术,因为这类土壤会细菌过度生长;特定微生物质能降解特定类型的化合物,污染物的结构稍有变化就可能不被同一微生物降解;与其他修复方法相比微生物修复技术治理污染土壤的时间要长;当污染物浓度太低不足以维持一定的微生物生长时,残余的污染物还会留在土壤中。
4结语我国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由于种种原
因,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到20世纪末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国在污染控制微生物方面的深入研究促进了污染控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利用微生物学开发的新技术、新方法相继出现。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深入研究也扩展了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因此,微生物修复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潜力也是巨大的。
参考文献
1任难琪马放王鹏污染控制微生物学管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2张辉土壤环境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刘爱民微生物资源与应用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4陈玉成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
f5宋思扬楼士林生物技术概论M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6赵与峰赵冬平赵忠现代生活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