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图的判读》教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3.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判断陡缓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看图求知的好习惯。2通过比较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掌握五种地形的特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关注当地的地形类型和分布特点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2.增进同学们的交流合作,并增强自信心。教学重点1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的识别、坡度陡缓的判断。2五种基本地形及特点。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不同部位的识别。教学方法
f合作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课前准备课件、课前学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课件:由“山体的不同部位”和“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导入新课。板书:地形图的判读(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二、新课学习
1海拔和相对高度
(1)概念展示课件:设疑:p31页图221“海拔和相对高度”中的1000米、1500米、500米他们表示的含义一样吗?学生观察比较:地面高度的测量有几种方法有几种?它们的测法有什么不同?归纳小结: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2)五种基本地形
f展示图片,知道地形的概念。五种基本地形的识别:教师展示课件,学生观察讨论五种地形的特点。总结出五种地形的特点。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高度
1000米以上500米以上
200500米
没有一定数值
200米以下
与外部相比高地面起伏程差大,高原内度部起伏不大。大崎岖,起伏很起伏不大四周高、中间低不大较平坦,起伏
2等高线地形图过渡:在地图上我们通常采用等高线地形图来表示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1)等高线与等高距的概念:教师展示课件:知道什么是等高线,什么是等高距。(2)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教师展示课件: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与等高线的绘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分析出等高线的特点: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同一等高线上各点海拔高度相同数值大海拔高数值小海拔低
f分布密集坡度陡
分布稀疏坡度缓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感悟: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本P33图224“等高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及特征”:认识山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