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东西半球的界线不是以0度及180度所组成的经线圈,而是20度W和160度E。反馈练习:略(按小组进行比赛的形式)4、高、中、低纬度的划分首先让学生结合教材上的图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教师展示“高、中、低纬度分布图”,让学生上台用鼠标拖动备选答案(高纬、低纬、中纬各两个)到图中正确的位置上,如拖动的位置错误,自动返回到远处。反馈练习:略按小组比赛的形式5、经纬网教师利用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纬网的概念,展示“班级座位表”,让学生明确如何用排,行确定自己在教室中的座位,后给排、行填上相对应的排及行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教师利用此原理和经纬网模型讲述经纬网的概念,然后开展以下游戏活动。(1)教师念出经纬度,请位于此位置的同学站起来。(2)依次请位于一下位置的同学站起来:东半球,西半球,北半球,南半球,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3)分别请位于低中高纬度的同学站起来。游戏后,教师创设如下问题情境: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北纬39度、东经959度发生了87级强地震,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惊和同情。为表达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友好情谊,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物资和现汇援助。截至2005年4月15日,我国内地民间援助印度洋灾区捐款累计达28亿元。请各学习小组查找地球仪,合作完成;找出此次地震的位置,读出印度洋海啸中影响较为严重的城市科伦坡、班达亚齐的经纬度。反馈练习:略按小组比赛的形式教师最后宣布比赛结果。小节: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当补充。
f课后利用毛线、篮球,乒乓球、作物的秸秆制作经纬网模型,同桌利用自制的经纬网模型,一人报经纬度,一人指出其位置。目标达成测评方法:通过每个板块后面的反馈练习来完成。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以及地球自转造成昼夜更替的现象。2、仿做地球自转造成昼夜更替的实验。3、培养学生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地球的自转。难点:昼夜更替。学法指导:利用教学演示,学生讨论、动手操作,进行教学,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教具准备:地球自转的挂图,分组实验材料。新课引入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在低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白天和夜晚”一课,初步了解了昼夜
f现象。你能说说白天和夜晚是怎么一回事吗?教师在回答的基础上,揭示课题,指出本课要求学生在了解昼夜现象的基础上,认识昼夜形成的原理。
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