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山东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指导意见(试行)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规范普通高中课程行为,指导我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意见。一、准确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综合实践活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所确定的八个学习领域之一,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学校开发的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特点。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让学生保持独立、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的体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二、科学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课程设置和内容相关规定《山东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对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课程实施等做了明确规定,是全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安排、教学实施和管理与评价的基本依据。
1
f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三个科目。1.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高一、高二年级、高三上学期每周3学时,2学时在课内实施,一般连排使用,另外1学时安排在课余和假期时间进行,以学生自主完成为主。课程内容包含5个专题研究活动,其中高中一年级、二年级各2个专题,三年级1个专题,专题可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从自然、社会和学生生活中确定。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每学年1周。可根据学校和学生实际确定内容,如学工学农、公益活动、军训、勤工俭学、学校社团等。3.社区服务社区服务一般安排在课余时间、周末或节假日,三学年至少10个工作日。可根据学校所在地区和学生实际,开展了解社区、服务社区和参加社区建设等活动。(二)课程内容安排建议1.研究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可分为课题研究和项目(活动)设计两大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和解决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主要包括调查研究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