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草,而且每个人都按自己的书写习惯写的,很多药又都是用的别名(如续断写成川断、南草,鸡血藤写成血节)或有的字用同音字(如菟丝子写成吐丝子,桂枝写成桂支),还有好多是合写的(如苍白术代表苍术和白术,谷麦芽代表谷芽和麦芽,龙牡代表龙骨和牡蛎,茯苓神代表茯苓和茯神),外行人有时还真看不懂。三、中药知识1中药饮片识别在中药房实习到处可见中药饮片,药斗中拆开的,架子上整包的,地上散落的,处于这种环境下,想不认识都难,一个月下来我看到很多地上散落的都能叫出名字来了,相较于当初学中药鉴定学时对中药的熟悉程度强太多了,我想这中药饮片的识别对我以后的工作生活肯定会大有益处。2中药基源记忆有了实物对照,记忆植物类中药饮片的原植物就容易多了,我经常看到一种饮片就想它的原植物的科属,由此到实习结束我对于大多数植物药都至少能说出科了,对于一些动物药和矿物药的基源也熟识了不少,有些药的基源不是同属的记起来就有点麻烦,跨科跨属的都有,例如青黛来源横跨爵床科、蓼科和十字花科,珍珠是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受刺激而形成的病理产物,葶苈子为十字花科播娘蒿属播娘蒿和独行菜属独行菜的干燥成熟种子。附
f在实习快结束的时候,我在取得允许后从地上和夹缝中捡了近100种洒落的饮片装入保鲜自封袋中带了回来,现在看到它们就能联想到当时实习时的一些事,所以这不仅仅是用来学习的饮片标本,而且还代表着一份美好的回忆。
另外,在实习期间,有1次有个本地人拿着一折下的戴叶枝条问我们药房的老爷爷是什么,说是听别人说这种树的叶子煎汤喝有祛风湿的作用,要求鉴定一下是否真有那种作用,结果好像是柘树,我是觉得这虽然没啥毒也应该没啥大用的,不知道那个人回去后有没有去吃。可见在中药房不仅要认识药材饮片,对新鲜植物的认知也是很重要的,毕竟一般非专业的人很容易混淆外观相近的植物,尤其是在还未开花结果时采叶子服用的植物,必须认准了再吃,否则遇到相似但有毒的就有危险了,由此,作为中药房的工作者必须掌握一定的认植物的专业知识,最好对所在医院附近的植物都有所了解,因为来问这种问题的人多是当地人,当然,我只是指我所在的中药房,其他医院的中药房是否会遇到这种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结语这第一次的实习工作经验让我懂得了作为一位中药岗位工作者,认真努力工作不仅是为了自己升职加薪,更多的是肩负着对无数病人的责任,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