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第一阶段
西湖乡向阳小学2010年3月~2010年5月一、课题的提出: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数学教育的精髓。它在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克服了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了课堂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的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已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但是由干小学阶段进行数学教学时面临的是教育对象年龄低,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学生之间缺乏合作意识,合作技能低,数学知识难度大,学习成绩差异大,所以当我们应用这种形式时难免出现一些问题。如:在进行合作学习时,经常会出现一两个能力强的同学讨论得津津有味或非常快就完成老师布置的例题、练习,能力差的同学默默无语或不会做改为抄能力强的同学的答案,有的甚至“开小差”破坏课堂纪律,不利于后进生的转化、优秀生的拔尖。又如:由于目前
f小组合作评价机制不够建全,对学生个性发展,创新精神的导向作用不强,学生思维求同的多,求异的少;求稳的多,求变的少。一些数学知识由于太难或太容易激不起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这些不良现象严重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数学的参与度与效率。为此这学年我们小组把“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提高”作为研讨主题,旨在使各类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二、课题界定“合作学习”简言之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型”学习。旨在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减少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进行研讨和探究,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课题研究的意义以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意义是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努力方向:存在问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