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医嘱(抢救时)未及时记入医嘱单。(五)、医技质量管理:标本接送准确,及时发出报告,加强质控,严格审核。1、未在规定时间内发出报告;2、出现漏报、错误报告或错发、漏发检查报告,或报告未经核对出现错误;3、损坏标本、遗失标本4、错差、漏查标本;5、未遵循临床危急值报告。(六)科室质控小组活动⑴未定期开展科室业务学习、安全教育、医疗质量检查,讨论本科室有关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记录。⑵未结合本科室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三新”项目、药物使用规范,报医院审批后组织实施。(七)医保新农合病人管理⑴医护人员未对医保、新农合病人进行身份认定,出现冒名顶替;⑵存在挂床现象;⑶医保、新农合患者检查及药品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三、医疗质量控制体系1、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医务部负责实施。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院医疗质量进行检查、指导,保证考核工作规范进行。院专家委员会为顾问组织。
f2、各科室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为科室质量管理具体实施组织。各临床、医技科室行政主任为科室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
3、建立全院各级医师执业档案,连续记录个人医疗缺陷情况。四、医疗缺陷的监督管理办法1、要求科室管理小组每月按照医疗缺陷界定标准进行自查自报,便于科室早期、及时发现、解决医疗缺陷,同时也便于医院能较好地做到一级反馈控制。自查病历的数量不少于本月科室出院人数的20,自查情况详细记录到医疗差错记录本,责任到人。每月将自查结果上报给医务部。2、医疗环节质量管理:环节质量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通过二种形式来监控医疗质量环节缺陷。一是定期现场检查,医务科每月组织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专家进行运行病历及医疗质量的专项抽查。二是院长行政查房、分管院长业务查房、夜间总查房等形式进行检查。3、医疗终末质量管理:通过对出院病历质量检查来监控医疗终末质量。医务科组织检查小组,对归档病历、死亡病例进行专项检查。4、医疗投诉和纠纷管理,在日常医疗投诉和纠纷管理中严格执行医院文件的要求。5、建立医疗缺陷的质询制度,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科室的医疗缺陷提出质询。6、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月对发生医疗缺陷的科室下发《医疗缺陷整改通知书》,促成责任人、相关人员及科室共同对医疗缺陷进行分析,查找缺陷起因和危害,提出改进措施,汲取教训。五、奖惩办法医疗质量质控结果与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