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的中心地位,同时应纳入企业经营总战略和总决策中。其次,树立人力资本观念。人力资本理论的先驱者西奥多舒尔次也认为“人力资本是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质量的提高对经济成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动竞相迸发”;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新形势下,这种对管理要素、
f技术要素资本化趋势的认同就是最大的创新。企业应注重人力资本的作用,在企业中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员工分红入股,让技术创新者凭技术入股,让职业经理人以管理股的形式拥有企业的产权,使员工与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存共荣,使人们自觉自愿地努力工作。中小企业要想快速、高效、持久发展,就应意识到,人力资本是财富的创造要素,应该参与企业的收益分配。第三、企业要转变传统的学习观,由应急性、针对性学习转向终身学习,突出学习的连续性。第四、企业要转变传统的竞争观,由对立竞争转向合作竞争,突出竞争的共赢性。正确的人才观还必须建立正确的求才、用才、留才机制及合理的人才流动政策。我们未来人才不应是束之高阁,而应是通过科学评估来合理配置人才,使优秀人员充分发挥才能;同时充分挖掘企业内部人才,发挥其潜力。在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环境留人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人才流动政策,这样不但会减少人才外流,还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中小企业的建设中来。(二)加强员工的培训,重视员工的个体成长。知识经济时代,新技术、新信息层出不穷,而旧信息、旧技术以同样快的速度被淘汰。有研究表明:10年前的知识到现在有90已老化。所以,学习不可能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事情,没有一种知识可以终身受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和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至于被时代所淘汰。通用电气的公司哲学是“把职业培训作为一种投资”。大企业都如此重视员工培训,中小企业更应该关注员工的培训,不断为员工创造学习的机会,重视员工的个体成长和事业发展。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小企业应注意对员工的人力资源投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受教育和不断提高自身技能的学习机会,从而使其具备一种终身就业的能力;其次,建立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对培训过的员工,要给予报酬上的激励和职位升迁的机会。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