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8X线正位片见侧弯;侧位片见受限椎间盘变窄,腰椎前凹消失;9CT显示神经根受压、突出大小和相应位置。10MRI显示突出部位及椎管内情况。检查:正、侧位X线片,可见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状增生。X线征象不能作为确诊腰椎间盘突出的唯一依据,可借此排除腰椎结核、骨性关节炎、骨折、肿瘤和脊椎滑脱等疾患。【鉴别】和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腰椎增生性脊柱炎、梨状肌综合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感染性腰骶神经根炎、原发性坐骨神经炎、L3横突综合征等病鉴别。【治疗】目的:1增加局部组织痛阈,改善腰肌高张力状态;2降低椎间盘内压,增加盘外压力,促使突出物回纳;3改变突出物位置,缓解神经根受压状态;4加强气血循行,促使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吸收。【分型】(一)根据髓核突出方向分:1向后突出(最重要);2向前突出;3
f向椎体内突出(多发于青年)。(二)根据向后突出部位不同分:1单侧型:临床最多见,髓核突出和神经根受压只限一侧。2双侧型:髓核自后纵韧带两侧突出,两侧神经根均受压迫。3中央型:髓核自后中部突出,不压迫神经根,只压迫下行马尾神经,引起鞍区麻痹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症状。(三)根据髓核突出程度分:1隐藏型(幼弱型):纤维环不全破裂,外层尚保持完整。2突出型(移行型):纤维环裂隙较大,但不完全破裂,外层尚保持完整。3破裂型(成熟型):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从破裂的纤维环向外突出。治则: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化瘀。部位及取穴:背腰部及下肢、肾俞、大肠俞、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手法:揉法、按压法、扌衮法、弹拨法、运动关节类手法等。【治疗操作】:(1)松解腰肌、解痉止痛:腰臀部及下肢先用轻柔的扌衮、按、推等手法。轻到重反复约10分钟。(加强气血循行)(2)拉腿抖腰,导引减压:主要拉宽椎间隙,降低盘内压。(降低椎间盘内压)(3)压腰扳腿,增加外压:患者俯卧,医者双手节奏按压腰部,使腰部振动。固定患部,用双下肢后伸扳法使腰部过伸。然后改为仰卧,腰部垫上一至二个枕头,尽量延长后伸姿势时间。(改变突出物位置)(4)阴阳开合,调后关节:调节后关节,松解粘连。用腰部后伸扳法或旋转扳、定位扳复位手法,从而相对扩大神经根管和椎间孔。持续十多天反复进行,逐渐松解。(5)直腿压脚,剥离粘连:患者仰卧位,用强制手段进行直腿抬高、加强试验等法牵拉坐骨神经、绳肌,用力逐步加大!不可用蛮力。(6)促进受损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