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了能考上大学拼命学习,上了大学就不再认真学习了,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考试结束后,知识都忘得差不多了。上大学学什么,读大学读什么,多数大学生都没思考过这个较为深层的问题。生涯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市场配置成功率。2007年3月,一位2005年在山东政法干部学院注册会计师专业毕业的学生想在开发区找份工作,把简历放在了区人才市场,几乎每星期都会打电话询问是否有企业要他,最后,机会来了,黄岛国货商厦正好需要一名会计,当和这位学生联系面试时,他却退缩了,说:“上大学的那三年我什么都没有学,我是玩过来的,毕业后也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我实在干不了。不过,我大学时的女朋友肯定能干,不过她还在烟台,等以后有时间让她来面试吧”。机会就在眼前,却由于大学生活花前月下、无所事事,导致没有能力去把握。依赖性强,创造力弱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独立”这一概念应是很强的,近年来我国也经常组织“成人节”“成人仪式”、,宣传鼓励青年人成为社会上有用之人,独立之人。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我们经常看到人才市场找工作的大学生后面经常有家长陪伴,与用人单位谈话,家长急于先介绍,这种长期以来养成的依赖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就业意向成交率。理念滞后,能力危机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
3
f正确的结果。在调查中,大学生就业理念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指导就业理念也存在四大误区:一是“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二是“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三是“创业不如就业”,近年来政府鼓励大学生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多方面为大学生创业创造环境,而多数大学生感到创业艰难,多方面准备不够,缺少充足的勇气和决心,只有少数大学生认为就业找饭碗不如创业谋发展,大树底下长不出大树,敢于从误区中走出;四是“就业难不如再考研”,在校大学生在就业难的压力下,选择了继续读书,虽不情愿,别无选择,在大学里甚至流传着“大四不考研,天天都过年”的口号,学习已不成为乐趣,但还是选择了再学习之路。人才市场反映,近年来研究生与本科生同时进入市场竞争,硕士生找工作成功率已开始下降。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招收25名辅导员,招录信息在网上发布后,结果大大出乎学校人事部门意r